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效应与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适配关系研究

被引:51
作者
陶长琪
李翠
王夏欢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全要素能源效率; 能源消费结构; 适配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文章采用SBM方向距离函数对我国2004—2015年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通过Bootstrap对结果进行修正,并利用PSTR面板平滑转移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与"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化石能源消费规模"能源消费结构两因素演变的适配关系。在化石能源消费由高到低连续变化的不同阶段下,由于环境外部性大小不同、企业"成本效应"不同和"公告效应"的存在,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存在相应的差异。结果表明:12年来我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波动变化,总体没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另外,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与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存在显著适配关系。(1)单纯以化石燃料消费占比来看,当化石燃料占比处于较高的消费区间,环境规制水平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负向作用;当化石燃料占比降逐渐降低,此时负向作用减弱甚至开始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2)在"化石燃料消费占比"、"化石燃料消费规模"结构两因素共同演变视角下,化石燃料消费占比高、规模高,环境规制水平对全要素能源效率也呈现负向作用,当化石燃料消费占比、规模逐渐降低,环境规制水平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逐步由负转正,并且促进效用逐步增大。因此,本文的政策结论是:环境规制的调控效果与能源消费结构演变阶段存在适配关系,脱离了"节能"的环境规制效率是低下的,甚至是负作用。因此:(1)必须立足于一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来控制环境规制强度。(2)只有在严格深化以非化石燃料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能源结构改革的前提下,环境规制才能更加深刻而有效地助力我国能源效率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J].
高志刚 ;
尤济红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06) :111-123
[2]   环境治理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转变——基于煤炭和二氧化碳峰值的分析 [J].
林伯强 ;
李江龙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9) :84-107+205
[3]   能源结构调整与雾霾治理的最优政策选择 [J].
魏巍贤 ;
马喜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7) :6-14
[4]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基于能源结构视角的实证研究 [J].
王兵 ;
谢俊 .
产经评论, 2015, 6 (02) :72-86
[5]   环境约束下电力行业能源效率研究 [J].
王婷婷 ;
朱建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3) :120-127
[6]   能源的“波特假说”效应存在吗? [J].
张华 ;
王玲 ;
魏晓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11) :33-41
[7]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 [J].
陈关聚 .
中国软科学, 2014, (01) :180-192
[8]   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Malmqulist-Luenberger指数法 [J].
王维国 ;
范丹 .
资源科学, 2012, 34 (10) :1816-1824
[9]   环境规制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陈德敏 ;
张瑞 .
经济科学, 2012, (04) :49-65
[10]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喜平 ;
姜晔 .
软科学, 2012, 26 (02) :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