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沉积物及其沉积作用的研究

被引:20
作者
潘志良
石斯器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
关键词
冲绳海槽; 浊积物; 浮游有孔虫; 沉积速率; 浊流沉积; 半深海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 生物碎屑灰岩; 沉积物类型; 陆源碎屑; 深海区; 沉积作用; 地质作用;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86.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冲绳海槽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钓鱼岛隆褶带和琉球岛弧之间,呈弧形向东南方向凸出,主体水深大于1000米,是西太平洋沟、弧、槽体系中的一个扩张型半深海盆地.因此,研究冲绳海槽的沉积物及其沉积作用对阐明岛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六十年代开始,国内外一些研究单位先后对冲绳海槽开展了地质学、海洋学和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调查,陆续发表了一些调查报告和文章,这些成果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为了较系统地了解海槽地形地貌及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和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于1980、1981年两次对冲绳海槽进行了地形地貌、沉积物及岩石等方面的调查.范围南起与那国岛东侧,北至宝岛以北一带.测线横穿海槽,其中两条测线穿越宫古岛与久米岛之间的海区,直到琉球岛弧东坡水深1800—2000米一带,调查面积约15平方公里(图1).调查由“东方红”号考察船完成,取样设备有0.25(米)2曙光型表层采泥器、重力取样管、重力活塞取样管、开口面积为960×360(厘米)2的铁架底质拖网,测深仪为日产W—33CR—421C鱼探仪(标定精度为<1%),定位仪为日本无线电株式会社SNA—10自动航法装置,定位误差为200米.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