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

被引:122
作者
顾培东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话语体系; 法学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十余年来,社会各方面对中国法治的应有形态及理想图景认识出现了一定分歧。形成这种分歧的实质原因是,在"什么是法治"的问题上,人们更多地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法治理论的影响。自由主义法治理论所建构的法治模式以及所描绘的法治的某些特征,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人们对于法治的深刻记忆,并成为认知和评判我国法治现实的依据。为此,应当在充分揭示和深刻认知自由主义法治理论乖谬的基础上,加强我国法治意识形态的自主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在此过程中,应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学传统理论及知识谱系的对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化或体现为具体的法律思想、法学理论、法律原理、法律文化、法律知识以及法律思维,藉以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我国法治的"元理论"和"元知识"的权威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 [1]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的裁判之道.[M].(美) 克罗斯 (Cross;F.)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2] 转型时期的法律变革与法律文化.[M].(意) 阿雅尼; 魏磊杰; 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 [3] 送法下乡.[M].苏力;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4] 论法治.[M].李桂林; 编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 [5] 美国实用工具主义法学.[M].(美) 萨默斯;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 [6] 当代中国法学研究.[M].陈甦;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 [7] 迈向新法律常识.[M].(英) 桑托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 [8] 法官如何思考.[M].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9] 批判法学.[M].(美) 奥尔特曼;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 [10] 法理学.[M].(美) 庞德; 著.法律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