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类污染水体吸收特性分析

被引:17
作者
黄妙芬 [1 ]
唐军武 [2 ]
宋庆君 [2 ]
机构
[1] 大连水产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石油类污染; 黄色物质; 吸收特性; 指数函数斜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石油类污染物主要以漂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分解油等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影响着水体的表观和固有光学特性。利用2008年5月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境内双台子河和绕阳河所测定的水色三要素吸收系数以及对应的水体组分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域内Ⅱ类水体水色三要素的吸收光谱特性;探讨了水体中由于石油类污染物的存在,黄色物质和色素吸收光谱的变化特征;采用差值法确定了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吸收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无论是石油类污染水体还是非石油类污染水体,非色素颗粒物和黄色物质的吸收光谱都遵循e指数衰减规律,色素吸收光谱在440nm和675nm处有以叶绿素为主的典型的色素吸收峰,在490nm处有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峰;(2)对于石油类污染水体,在测定黄色物质和色素吸收系数时,由于包含了石油类污染物的作用,会增大黄色物质和色素的吸收系数;(3)石油类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和非色素颗粒物、黄色物质一样遵循e指数衰减规律,但三者的指数函数斜率有明显的差别,这为将三者区分开来提供了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环境石油类污染遥感识别模式及其应用 [J].
黄妙芬 ;
齐小平 ;
于五一 ;
张一民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03) :314-320+295
[2]   水体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附视频 [J].
张运林 .
海洋湖沼通报, 2006, (03) :119-127
[3]   黄海、东海海区水体散射特性研究 [J].
宋庆君 ;
唐军武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4) :56-63
[4]   青海湖水色要素吸收光谱特性分析——黄色物质、非色素颗粒和浮游植物色素 [J].
周虹丽 ;
朱建华 ;
李铜基 ;
汪小勇 .
海洋技术, 2005, (02) :55-58+83
[5]   黄东海海区表观光学特性和固有光学特性春季模式研究 [J].
汪小勇 ;
李铜基 ;
杨安安 .
海洋技术, 2004, (04) :123-126
[6]   太湖水体吸收系数与散射系数的特征研究 [J].
俞宏 ;
蔡启铭 ;
吴敬禄 .
水科学进展, 2003, (01) :46-49
[7]  
卫星海洋遥感导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刘良明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