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转变效应——基于边际劳动生产率方法的测算

被引:11
作者
张平 [1 ]
郭熙保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基地
[2] 不详
关键词
结构转变效应; 边际劳动生产率; 经济增长;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11.04.010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经过改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方法估算了结构转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结构转变效应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呈正相关关系,它能够解释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的1/10,这比通常估计的要低;其影响呈"U"型变化,在1998年以前较高,之后逐渐降低,加入WTO之后又升至更高水平。由于中国各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仍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农业人口占有较大比重,因此,结构转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
[2]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方法——直接计算法的修正 [J].
糜韩杰 .
人口研究, 2008, (06) :76-83
[3]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J].
刘伟 ;
张辉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4-15
[5]   地区经济差距:一个基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 [J].
石磊 ;
高帆 .
管理世界, 2006, (05) :35-44
[6]   经济增长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 [J].
李勋来 ;
李国平 .
经济科学, 2005, (03) :39-43
[7]   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 [J].
陈宗胜 ;
黎德福 .
经济研究, 2004, (11) :16-27
[8]   农业剩余劳动及其转移问题:理论思考与中国的经验 [J].
郭熙保 .
世界经济, 2002, (12) :25-32+80
[9]   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 [J].
蔡晳 ;
王德文 .
经济研究, 1999, (10) :62-68
[10]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测评 [J].
潘文卿 .
统计研究, 1999, (04)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