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穆斯堡尔谱学等方法研究低合金钢在海水中锈层的相组成

被引:6
作者
马如章
吴继勋
计桂泉
章佩群
吴卫芳
机构
[1] 北京钢铁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
关键词
锈层; 相组成; 物相; 合金元素; FeOOH; 低合金钢; 海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工作用穆斯堡尔谱学等方法对几种钢的海水锈层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分析了锈层的相组成。宏观观察表明以硅铬铜镍为合金元素的C—4钢内锈层比较致密,较厚、较坚硬、连成较大的板状块。而以锰钛为主要合金元素的C—2钢的内锈层较薄、不均匀、较脆,甚至有时不能连成一块。穆斯堡尔谱学、X线、红外吸收光谱、热差分析,都说明内锈层的主要组成相是针铁石(α—FeOOH),其颗粒的线度尺寸约为3×10~2。电子探针的锈层微区域成份分析表明、铬、铜、镍各元素在内锈层中都有富集。而锰元素与此相反,不但没有富集、反而有所消失。钛的富集情况不明显。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看法:①低合金钢中的少量合金成分对锈层中的物相组成没有明显的影响;②各合金元素在内锈层中富集与否可能影响内锈层的致密度及厚度,从而影响耐蚀性;③锈层中的物相有微晶而不是非晶质的。内锈层中主要组成物粒度已小到使其表现为超顺磁状态,在液氮温度显示反铁磁性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63
页数:1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