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大豆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被引:22
作者
胡应锋
王余明
王西瑶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马铃薯; 大豆; 间作; 经济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2 [马铃薯(土豆)];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筛选适合与马铃薯间作的作物和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农民的收益。以课题组前期从多个品(系)马铃薯中筛选出的钾高效马铃薯HKE-1和HKE-2为材料,与大豆进行间作试验,马铃薯与玉米间作,马铃薯、大豆、玉米净作作为对照,研究薯‖豆在行比为2︰1和2︰2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情况。结果表明:薯‖豆在行比为2︰1栽培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较好,材料HKE-1薯‖豆的纯收益为2546.79元/667m2,HKE-2薯‖豆的纯收益最高,为2678.11元/667m2。HKE-2薯‖豆的纯收益最高,适宜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马铃薯与紧凑型玉米不同套作带距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J].
葛雁 ;
周训宪 ;
唐义 ;
王道琴 .
耕作与栽培, 2007, (03) :46+59-46
[2]   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 [J].
杨继军 .
陕西农业科学, 2007, (01) :169-169
[3]   南方丘陵地区旱地新三熟麦/玉/豆高效栽培技术 [J].
杨文钰 ;
张含彬 ;
牟锦毅 ;
任万军 ;
雍太文 ;
李兴佐 ;
陈平 ;
陈文 .
作物杂志, 2006, (05) :43-44
[4]   马铃薯与紧凑型玉米不同套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J].
周训宪 ;
葛雁 ;
唐义 ;
王道琴 .
耕作与栽培, 2006, (04) :39-39
[5]   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的光分布特征及其利用研究 [J].
张俊平 ;
贾利英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33-36
[6]   春玉米春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研究 [J].
刘伟明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2) :115-117+125
[7]   马铃薯高产高效间套作种植模式研究 [J].
曹国璠 ;
张荣达 ;
胡建风 ;
吴明开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149-151
[8]  
马铃薯低钾胁迫反应类型及其钾营养特性研究[D]. 韩新爱.四川农业大学 2007
[9]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明道绪主编, 2005
[10]  
8种豆类特菜栽培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邱仲华等编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