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级别渗透率岩心应力敏感实验对比研究

被引:41
作者
薛永超
程林松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应力敏感; 低渗透; 有效应力; 开发效果;
D O I
10.13639/j.odpt.2011.03.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油藏一旦投入开发,原始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必然造成油藏岩石发生应力敏感,但是当前争论热点是中高渗储层和低渗储层哪类应力敏感更强。针对这一问题,选取14块直径38mm的天然岩心开展室内实验。为了更好地模拟油藏实际,主要实验设备均置于恒温箱内。根据实验结果分别计算各样品的渗透率损失率,对比分析可知,中高渗岩心的渗透率损失绝对值要比低渗岩心大,但渗透率损失相对值却比低渗岩心小,即低渗油藏具有更强的应力敏感性。以此为基础,归纳了油藏岩石的应力敏感模式,中高渗油藏应力敏感符合"平缓型"模式,低渗透油藏应力敏感符合"先陡后缓型"模式。根据应力敏感模式可知,低渗油藏开发必须控制合理井底流压,避免发生强应力敏感,从而保持油井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关于低渗致密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问题——与李传亮教授探讨 [J].
罗瑞兰 .
石油钻采工艺, 2010, 32 (02) :126-130
[2]   低渗透储层存在强应力敏感吗?——回应窦宏恩先生 [J].
李传亮 .
石油钻采工艺, 2010, 32 (01) :123-126
[3]   低渗透和高渗透储层都存在应力敏感性 [J].
窦宏恩 ;
白喜俊 .
石油钻采工艺, 2009, 31 (02) :121-124
[4]   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问题——答罗瑞兰女士 [J].
李传亮 .
石油钻采工艺, 2006, (06) :86-88+6
[5]   低渗砂岩储层岩石应力敏感实验与理论研究 [J].
李闽 ;
乔国安 ;
陈昊 .
钻采工艺, 2006, (04) :91-93+2+1
[6]   对“低渗透储层不存在强应力敏感”观点的质疑 [J].
罗瑞兰 .
石油钻采工艺, 2006, (02) :78-80+86
[7]   低渗透储层不存在强应力敏感 [J].
李传亮 .
石油钻采工艺, 2005, (04) :61-63+92
[8]   储层孔隙度应力敏感性研究 [J].
高博禹 ;
周涌沂 ;
彭仕宓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5, (02) :197-202
[9]   长庆致密碎屑岩储集层应力敏感性分析 [J].
石玉江 ;
孙小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5) :85-87+11
[10]  
致密储层应力敏感分析新方法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宋广寿,熊伟,高树生,等.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