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水稻生产的增效减负环保型施肥技术比对——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

被引:6
作者
张爱平 [1 ]
高霁 [1 ]
刘汝亮 [2 ]
陈哲 [1 ]
杨世琦 [1 ]
杨正礼 [1 ]
张晴雯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清洁流域创新团队
[2] 宁夏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施肥技术; 灌淤土; 氮淋失; 氮素利用率; 宁夏引黄灌区;
D O I
10.13254/j.jare.2014.0334
中图分类号
S147.2 [施肥];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过量施肥及盲目灌溉导致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种植中氮素淋失严重,氮肥利用率低下。探索能够在保障水稻产量前提下减少氮素淋失、提高氮素利用率的环保型施肥技术是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施肥技术对灌区水稻生育期内氮素淋失、氮素利用率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进行比对,旨在为后续工作中技术筛选及推广提供依据。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是(1)无肥对照(CK):不施氮肥;(2)常规施肥(FP):施用氮肥300 kg N·hm-2,60%作为基肥,分蘖和孕穗期各追肥20%;(3)侧条施肥(SD):施用水稻专用控释肥120 kg N·hm-2,水稻插秧时将肥料一次性施入;(4)育苗箱全量施肥(NB):施用水稻专用控释肥,用量为120 kg N·hm-2,育秧时一次性全量施入育秧盘。结果表明,采用SD和NB在氮素用量较FP降低60%的情况下,水稻产量都不会下降。SD可以显著降低稻田氮素淋溶损失,FP水稻生育期内可溶性总氮(TN)、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淋失量分别为39.89、26.22 kg·hm-2和5.49 kg·hm-2,SD和FP相比,TN、NO3--N和NH4+-N的淋失量分别减少18.97、11.18 kg·hm-2和2.27 kg·hm-2;同时SD可以显著提高宁夏灌区水稻氮素利用率,较FP提高21.4%。NB和FP相比,TN、NO3--N和NH4+-N淋失量分别减少14.36、10.14 kg·hm-2和1.84 kg·hm-2,氮素利用率亦提高15.7%,但是TN、NO3--N和NH4+-N淋失量较SD处理分别增加4.61、1.04 kg·hm-2和0.43 kg·hm-2,同时氮素利用率亦减少5.7%。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SD更适合在宁夏灌区水稻种植中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缓释肥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刘汝亮 ;
李友宏 ;
王芳 ;
赵天成 ;
陈晨 ;
洪瑜 ;
周丽娜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 31 (01) :45-49
[2]  
育秧箱全量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J]. 刘汝亮,李友宏,张爱平,王芳,赵天成,陈晨,洪瑜,杨正礼.应用生态学报. 2012(07)
[3]   氮肥后移对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和氮素淋溶损失的影响 [J].
刘汝亮 ;
李友宏 ;
张爱平 ;
王芳 ;
赵天成 ;
陈晨 ;
洪瑜 ;
杨正礼 .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02) :16-20
[4]   基于缓释肥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J].
张爱平 ;
刘汝亮 ;
杨世琦 ;
张晴雯 ;
李友宏 ;
杨正礼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3) :555-562
[5]   宁夏黄灌区稻秆还田对硝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J].
王永生 ;
黄剑 ;
杨世琦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4) :697-703
[6]   宁夏引黄灌区水体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解析 [J].
张爱平 ;
杨世琦 ;
易军 ;
杨正礼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6) :1295-1301
[7]   宁夏银南灌区稻田控制排水条件下氮素淋失的研究 [J].
尹娟 ;
费良军 ;
勉韶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08-112
[8]   农业发展对黄河水质和氮污染的影响——以宁夏灌区为例 [J].
于涛 ;
陈静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5) :1-7
[9]   灌溉对大麦/玉米带田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影响 [J].
叶优良 ;
李隆 ;
张福锁 ;
孙建好 ;
刘生战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5) :105-109
[10]   灌淤土研究新进展 [J].
马玉兰 .
土壤通报, 199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