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模式、利益分配与农民收入

被引:24
作者
夏春玉 [1 ]
薛建强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联合利润; 农民收入;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08.11.005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构建和分析了不同交易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模型,并以此探讨了不同交易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证明,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实施农业产业化以后,龙头企业和农户获得了更高的联合利润总额;与"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相比,"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并使农民的讨价还价能力得以增强,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农业产业化中的契约演进——从分包制到反租倒包 [J].
吴德胜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2) :28-34
[2]   基于动态能力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培育 [J].
赖磊 ;
姜农娟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4) :21-25
[3]   农业产业化产业组织模式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 [J].
龙方 ;
任木荣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4) :34-38
[4]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路径——以江苏省泰兴市七贤家禽产销合作社为例 [J].
应瑞瑶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6) :18-23
[5]   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力结构与组织体系的构建 [J].
张闯 ;
夏春玉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7) :28-35+79
[6]   对“市场+农户”的理论研究 [J].
曹利群 ;
周立群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3) :2-8+18
[7]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J].
杜吟棠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3) :9-18+80
[8]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 [J].
姜开圣 ;
韩世来 ;
沙志芳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3) :25-29
[9]   对“农业产业化”的质疑 [J].
李长江 .
经济学家, 2002, (05) :122-122
[10]   “公司+农户”模式初探——兼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J].
杜吟棠 .
中国农村观察, 2002, (01) :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