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探讨

被引:22
作者
孙岩
沈修志
刘寿和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动力变质岩; 造岩元素; 地球化学场; 构造应力场; 构造岩; 化学成份; 断裂构造地球化学; 断裂带; 断层带; 构造带; 动力分异作用; 压性断裂; 磨砾岩; 动热变质作用; 岩石学;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84.01.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压性断裂分带模式,对九个实例进行了系统取样,共分析样品36个。然后按变质岩石学中所采用的计算方法进行演算。尽管断裂构造岩的化学成份受到各种复杂因素和不同物理参数的影响,但仍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初步归纳出断裂带造岩元素稳定的次序是:Si、Fe、Mg、Mn、Al、Ca、Na和K;并总结出断裂带中构造地球化学的四种作用:即动力分异作用,动热变质作用,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水解和脱水作用。这些作用制约着断裂带中元素的运移、集散和分布,特别是动力分异作用,促进了金属物质活化转移并可富集成矿。上述规律均反映了构造运动和物质运动的相联系性和构造应力场与地球化学场的统一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浅谈构造地球化学问题 [J].
丁暄 .
地质地球化学, 1975, (03) :1-4
[2]   江苏某地矽卡岩形成作用的若干地球化学特征 [J].
刘英俊 .
地质学报, 1966, (01) :54-65
[3]  
铁的地球化学[M]. 地质出版社 , ()H.莱普编, 1980
[4]  
变质作用[M]. 科学出版社 , (苏)叶利谢夫, 1965
[5]  
presure Soluton: theory and experiment .2 de Boer,R. B. Tectonophys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