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的全球检验

被引:36
作者
万永革
吴忠良
周公威
黄静
秦立新
不详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北京
[3] 中国北京中国地震局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4] 中国北京
[5] 中国北京
关键词
地震静态应力触发;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哈佛矩心矩张量目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 [地震观测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 1 976~ 2 0 0 0年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目录 ,采用“地震对”概念对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 ,从全球角度来看 ,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效应确实存在 ,但只是一种很弱的效应 .将地震分为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等分别对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检验 ,发现非走滑断层地震具有明显的触发效应 ,而走滑断层地震触发效应则不明显 .按“地震对”中后续事件的延迟时间分为延迟时间 t≥ 1天、t<1天、t≥ 1 0天、t<1 0天和 1天≤t≤ 1 0天 5个时间段的“地震对”,分别对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研究 ,发现静态应力触发效应在地震之后的短时间内不随延迟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情况的研究表明 ,消减带“地震对”的触发效应较为明显 .为了研究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 ,对中国及邻区的地震进行了检验 ,发现就中国及邻区的地震类型而言 (以走滑断层为主 ) ,不容易观测到地震静态应力触发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302 / 31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关于应力触发和应力影概念在地震预报中应用的一些思考 [J].
石耀霖 .
地震, 2001, (03) :1-7
[2]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触发的区域地震活动和静应力场变化 [J].
刘桂萍 ;
傅征祥 .
地震学报, 2000, (01) :17-26
[3]   根据地面形变的观测研究1966年邢台地震的震源过程 [J].
陈运泰 ;
林邦慧 ;
林中洋 ;
李志勇 .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03) :164-182
[4]  
地震震源物理中的临界现象[M]. 地震出版社 , 吴忠良[著], 2000
[5]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M]. 地震出版社 , 陈运泰主编, 1999
[6]  
地震事典[M]. 地震出版社 , (日)宇津德治主编, 1990
[7]   Seismotectonic model and CN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Italy [J].
Peresan, A ;
Costa, G ;
Panza, GF .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1999, 154 (02) :28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