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古近系多级控砂机制分析

被引:12
作者
刘震 [1 ]
李运振 [1 ]
赵阳 [2 ]
汲生珍 [3 ]
张善文 [4 ]
吕希学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关键词
济阳坳陷; 砂体类型; 多级控砂; 体系域; 层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济阳坳陷古近系砂体形成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主要包括:①断陷类型;②构造带类型;③坡折带类型;④体系域类型;⑤沉积相类型。在不同类型断陷中发育的沉积体系相差较大,在不同规模箕状断陷中发育的沉积体系也具有差异性。同时,断陷类型控制着构造带的发育,构造带类型又决定着坡折带的发育部位,坡折带类型则影响着湖盆沉积体系域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而沉积相类型对砂体的特征具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显然济阳坳陷砂岩体的形成和分布遵循“多级控砂”的特征,5种因素共同影响并逐级控制着砂岩体在断陷湖盆中的形成与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701 / 7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J].
邹才能 ;
陶士振 ;
谷志东 .
地质学报, 2006, (11) :1739-1751
[2]   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多元控油—主元成藏”特征 [J].
刘震 ;
赵阳 ;
杜金虎 ;
肖伟 ;
金博 ;
许晓明 ;
梁全胜 ;
郝琦 .
地质科学, 2006, (04) :612-635
[3]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双断凹陷类型及特征 [J].
郝琦 ;
刘震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37-41+113
[4]   断陷湖盆沟谷及构造坡折对砂体的控制作用 [J].
冯有良 .
石油学报, 2006, (01) :13-16
[5]   济阳坳陷缓坡带沉积模式及有利储集体分布研究 [J].
周廷全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3) :18-21+82
[6]   济阳坳陷缓坡带构造特征及分类 [J].
张宇 .
断块油气田, 2005, (03) :22-24+90
[7]   坡折带与隐蔽油气藏——以二连盆地为例 [J].
费宝生 ;
汪建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6) :22-23+38
[8]   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内涵与意义 [J].
赵文智 ;
邹才能 ;
汪泽成 ;
李建忠 ;
李明 ;
牛嘉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5-13
[9]   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宋国奇 ;
肖焕钦 ;
王永诗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1) :3-10
[10]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类型与构造特征 [J].
冯有良 ;
周海民 ;
李思田 ;
刘蕴华 ;
董月霞 ;
曹中宏 .
地质论评, 2004, (01)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