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产生中音、形、义三种信息激活的时间进程

被引:28
作者
周晓林
庄捷
吴佳音
杨大赫
机构
[1] 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
[2] 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3] 北京
[4]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言语产生; 词条选择; 音位编码; 图片命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2.1 [认知];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采用图—词干扰范式和图片命名方法 ,探讨语音、语义、字形在汉语词汇产生中激活的时间进程与特点。选择与目标图片名称 (如“羊”)具有同音 (“阳”)、语义相联 (“牛”)、字形相似 (“丰”)或无关控制 (“冷”)等四种关系的干扰字 ,依SOA条件呈现在将要被命名的图片上 ,发现图片命名时间受干扰字的影响 :语义干扰效应存在于较早期的SOA(0ms)条件中 ,在较晚期SOA(1 5 0ms)时有很大的减弱 ;语音促进效应和字形促进效应同时强烈地存在于早期和晚期SOA。实验发现了词条选择 (语义激活 )和音位编码 (语音提取 )在激活时间上的重叠现象 ,与传统的独立两阶段模型的预期存在明显矛盾 ,倾向于支持交互作用理论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12 / 7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 [J].
庄捷 ;
周晓林 .
心理学报, 2003, (03) :300-308
[2]   235个图形的命名一致性、熟悉性、表象一致性和视觉复杂性评定 [J].
舒华 ;
程元善 ;
张厚粲 .
心理学报, 1989, (04) :389-396
[3]  
现代汉语频率词典.[M].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