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食管末端及胃-食管连接处的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肿瘤发病情况
被引:12
作者
:
张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张军
郭晓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郭晓丹
左爱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左爱莉
龚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龚均
陈晓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陈晓黎
王康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王康敏
刘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刘颖
曹志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曹志莲
机构
: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2]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
[3]
陕西省源县医院内科
[4]
陕西省吴旗县医院内科
来源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2002年
/ 04期
关键词
:
Barrett’s食管;
胃-食管连接;
肠化生;
异型增生;
肿瘤;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735 [消化系肿瘤];
学科分类号
:
100214 ;
摘要
:
目的 了解我国人食管末端和胃-食管连接处的肠化生(IM)及异形增生和肿瘤的发病状况,齿状线(SCJ)位置和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 调查记录391例患者的症状、胃镜下RE的表现、并根据SCJ的位置分为3组,其中,胃镜下见齿状线上移≥3cm为A组,<3cm为B组,齿状线和GEJ同一水平的为C组。每例患者均于齿状线远端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A、B、C3组IM发生率分别为26.53%、33.85%、34.00%;IM的发生在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男女之间无差异;361例患者中共诊断异型增生12例(轻度7例、中重度5例)、贲门癌16例、食管腺癌1例;A、B、C3组RE的发病率分别为57.14%、22.83%、12.00%。结论 1.胃镜下提示为LSBE、SSBE和GEJ三组间的IM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应重视食管末端及胃-食管连接处异型增生的诊断;3.贲门癌发病远高于食管腺癌。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GUT[P]. YAMAMOTO HIROSHI;WATANABE HIROSHI;IMAI YUICHI;ISHIKAWA SHIRO;TSUBOKO HISASHI;KATO KENJI.日本专利:JP2000346293A,2000-12-15
←
1
→
共 1 条
[1]
GUT[P]. YAMAMOTO HIROSHI;WATANABE HIROSHI;IMAI YUICHI;ISHIKAWA SHIRO;TSUBOKO HISASHI;KATO KENJI.日本专利:JP2000346293A,2000-12-1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