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58
作者
韩晶晶 [1 ]
陈霞波 [2 ]
龚文波 [2 ]
唐亚军 [1 ]
机构
[1] 宁波市江东区中医医院
[2] 宁波市中医院
关键词
参芪地黄汤; 缬沙坦; 气阴两虚; 糖尿病肾病; 疗效观察;
D O I
10.13193/j.issn.1673-7717.2015.04.067
中图分类号
R587.2 [糖尿病性昏迷及其他并发症]; R692.9 [其他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临床采集辨证属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样本10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病例均参照2004年ADA糖尿病肾病治疗指南,进行常规降糖药控制血糖,低盐、优质低蛋白、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和运动指导等一般治理。治疗组按照辨证施治用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80 mg/d治疗,对照组单纯缬沙坦80 mg/d,于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血压、中医症候积分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8周后,血压水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NAG水平和中医症候积分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相比,尿微量白蛋白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中医症候积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在尿微量白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疾病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单独使用缬沙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86 / 9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系统评价 [J].
李赛 .
北京中医药, 2009, (12) :924-926
[2]   党参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J].
傅盼盼 ;
洪铁 ;
杨振 .
时珍国医国药, 2008, (10) :2414-2416
[3]   浅析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 [J].
韩莹雯 .
临床护理杂志, 2005, (03) :10-11
[4]   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介绍 [J].
王雪威 ;
南红梅 .
新中医, 2005, (05) :14-15
[5]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微量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吴深宝 ;
袁伟杰 ;
张晓英 ;
叶志斌 ;
程杰 .
临床内科杂志, 2000, (03) :181-182
[6]  
Benefits of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J] . Stephen G. Ball.Journal of Hypertension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