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茶风尚看法门寺等地出土的唐代金银茶具

被引:13
作者
韩伟
机构
关键词
陆羽; 地宫; 茶圣; 《茶经》; 风炉; 法门寺; 风尚;
D O I
10.13619/j.cnki.cn11-1532/k.1988.10.01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成通十五年(874年)入藏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的用于烹煮、贮藏、饮用的大批茶具,反映了李唐皇室的生活风尚。根据我国历代丰富的茶书,结合建国以来出土的各类唐代金银茶具,阐明唐代茶事,对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是不无裨益的。我国茶叶最初名为"荼",读如"涂"。古代还曾以槚、茗、荈、莈、苦荼、葭荼、芳荼、荼草、荼果、过罗、物罗、皋芦、游冬、酪奴等称茶叶。这些名称多与方言有关,反映了我国饮茶历史早、地域宽、规模大的历史事实。在关中地区,唐代中期以前,将茶称作"荼",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收藏的唐景龙三年(709年)左武卫郎将苏通墓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唐代银器窖藏 [J].
刘建国 ;
刘兴 .
文物, 1982, (11) :15-27+97+100
[2]  
唐代金银器.[M].陆九皋;韩 伟编;镇江市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主编;.文物出版社.1985,
[3]  
Bogyllensvard; Chinese Cold & Silver in the Carl Kempe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