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负载雷电浪涌防护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杨剑锋 [1 ]
牛育忠 [1 ]
吕安璞 [1 ]
陈彪 [1 ]
肖扬 [2 ]
机构
[1]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2] 国家电网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关键词
配电变压器; 低压侧; 浪涌; 电涌保护器; 有效保护距离;
D O I
10.16188/j.isa.1003-8337.2018.01.020
中图分类号
TM421 [配电变压器];
学科分类号
080801 ;
摘要
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后,沿线路侵入的雷电浪涌十分容易导致变压器低压侧负载设备的损坏,有必要对此防护进行研究。利用PSCAD软件搭建配电系统模型,采用高频变压器模型与IEEE氧化锌压敏电阻模型,分析变压器低压侧负载性质对负载端过电压的影响,讨论不同负载下变压器低压侧电涌保护器对应的有效保护距离。分析结果表明:负载端过电压波形存在明显的振荡,阻性负载端过电压衰减较快,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端过电压持续时间较长。阻性负载或感性负载幅值较小时,负载端过电压随着SPD与负载间连接电缆长度的增加而减小;阻性负载幅值较大时,负载端过电压随着电缆长度的增加而增大,感性负载幅值较大时则随着电缆长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容性负载端过电压随着电缆长度的增加而增大。Ⅰ类保护水平对应的有效保护距离小于Ⅱ类,无论是阻性、感性或是容性负载,SPD有效保护距离都随着负载幅值的增大而减小。容性负载对应的有效保护距离普遍较小,需要在设备前安装末端SPD才能确保设备得到有效防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4+120 +1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配电变压器雷电浪涌传递特性仿真 [J].
刘健 ;
杨仲江 .
变压器, 2017, 54 (06) :39-42
[2]   基于ATP-EMTP的10kV配电线路雷击性能研究 [J].
顾用地 .
电瓷避雷器, 2015, (05) :154-158
[3]   基于ATP-EMTP仿真软件的MOV仿真模型的分析 [J].
王荣珠 ;
张云峰 ;
陈则煌 ;
宿志国 .
电瓷避雷器, 2014, (05) :66-70
[4]   一次近距离自然闪电输电线路感应电压观测 [J].
蔡力 ;
王建国 ;
周蜜 ;
陈绍东 ;
薛健 ;
李显强 .
高电压技术, 2013, 39 (04) :1000-1008
[5]   低压电涌保护器的有效保护距离实验研究 [J].
颜彪 ;
陈水明 ;
王顺超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51 (12) :1796-1799
[6]   雷击配电变压器事故分析及防雷措施研究 [J].
徐鹏 ;
李世元 ;
甘鹏 ;
李晓迅 .
电瓷避雷器, 2011, (04) :57-62
[7]   10kV配电线路雷害事故分析及防雷措施仿真研究 [J].
陈洁 ;
姜建勋 .
电瓷避雷器, 2011, (04) :73-77
[8]   应用线路避雷器提高10kV配电线路防雷性能的研究 [J].
郇嘉嘉 ;
曾海涛 ;
黄少先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 37 (09) :109-112+115
[9]   低压浪涌保护器的有效保护距离 [J].
袁智勇 ;
许菁 ;
何金良 ;
陈水明 .
高电压技术, 2003, (08) :29-31
[10]  
过电压防护的理论与技术.[M].吴广宁.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