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

被引:161
作者
程叶青
张平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区域格局; 商品粮基地; 东北地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5.05.001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近10年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运用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特征及其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43%;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方向北方和由东部向中部推移,北方和中部地区成为新的增长中心;粮食生产地域变化的差异明显,南北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较大,八大产区和省区间变化较小。农业生产条件、技术、宏观经济环境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是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东北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性基地,应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变化趋势,必须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通过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商品粮基地空间布局优化等举措,促进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育与绿色社区建设 [J].
宋玉祥 .
地理科学, 2002, (06) :655-659
[2]   “新东北现象”与东北三省粮食增产又增收的对策 [J].
曲伟 ;
范海燕 .
社会科学战线, 2003, (01) :70-76
[3]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及其可持续性因子分析 [J].
闫百兴 ;
宋新山 ;
闫敏华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0, (06) :343-344+377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分析 [J].
祝美群 ;
白人朴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6-10
[5]   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变化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J].
张落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2) :221-228
[6]   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分析 [J].
李建平 ;
刘冬梅 .
粮食与油脂, 2000, (05) :5-8
[7]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分析与预测 [J].
刘兴土 ;
佟连军 ;
武志杰 ;
梁文举 ;
邴印忠 ;
王建国 .
地理科学, 1998, (06) :501-509
[8]   中国粮食生产稳定与波动成因的经济分析 [J].
蒋乃华 ;
张雪梅 .
农业技术经济, 1998, (06) :41-45
[9]   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国粮食总产空间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J].
党安荣 ;
阎守邕 ;
肖春生 .
遥感学报, 1998, (03) :228-233
[10]   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时序变化研究 [J].
党安荣 ;
阎守邕 ;
周艺 .
地理研究, 1998, (03)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