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群部分熔化实验及其对花岗岩成因的指示

被引:16
作者
曲晓明
王鹤年
饶冰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
关键词
胶东群; 熔化实验; 花岗岩; 岩石成因论;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0.02.007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胶东群组合样及胶东群的主要岩性单元黑云变粒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为初始物,在 150 MPa、水过饱和 条件下研究了胶东群地层在不同温度下(740 ℃,770℃,810℃,850℃)的熔融行为及熔体成分的演变。结果表明, 不同初始物的初熔温度、熔融程度及熔体产率差别很大,明显受源岩成分(SiO2-K2O-Na2O的相对比例)控制。黑云斜 长片麻岩由于SiO2:K2O:Na20的比例(73.06:3.92:2.58)与花岗岩体系“最低点熔体”的比例(79.24:4.57: 4.25)接近,因而初熔温度低(在740~750℃之间),熔融程度高(850℃时为75%左右)。黑云变粒岩(63.39:1.99: 5. 11)则由于 SiO2和 K2O质量分数明显降低,偏离“最低点熔体”较远,初熔温度升高(接近 770 ℃),熔融程度大大降 低(850 ℃时为30%左右)。对贫钾的源岩来讲,黑云母通过熔融分解向周围基质提供钾质,对源岩熔融具有明显的 促进作用。分熔熔体都含少量的刚玉标准分子(0.10%~1.84%),属弱过铝质。在Q-Ab-Or图上,胶东群在810℃条件下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尚庄斑状花岗岩成分一致,熔融程度约为30%;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山东玲珑和郭家岭岩体的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胡世玲
    王松山
    桑海清
    裘冀
    张任祜
    [J]. 岩石学报, 1987, (03) : 83 - 89
  • [2] 岩浆岩岩石学[M]. 地质出版社 , 武汉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