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体能源——煤炭的第二深度空间勘探、开发和高效利用

被引:36
作者
滕吉文
张雪梅
杨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化石能源——煤炭; 第二深度空间勘探与开采; 动态监测与防范; 高效利用; 造福人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化石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它们是一次性不可再生能源.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能源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在全球范围内化石能源结构中多以石油为主体,而我国基于本土的优势资源和特点则以煤炭为主体.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的腾飞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日益大幅度的增加,使得煤炭资源的深层勘探,即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 m)的勘探与开采必须迅速提上日程.当然在开采过程中的难度亦必随之增大,特别是深层复杂构造与岩石的物理-力学属性;机械化的适宜采掘技术;高浓度的大量瓦斯溢出;介质与结构的高应力状态;地下温度的升高和大量涌水等灾害.因此必须引入当代高、新技术,强化高精度探测与数据采集和对介质破裂过程的高分辨动态监测与防范.同时必须提高煤炭的高效和多元化综合利用;特别是煤炭液化和发展洁净煤技术,以达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能源——煤炭能发挥更大的效能并造福于人类!
引用
收藏
页码:972 / 992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可再生能源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其相关技术 [J].
本刊编辑部 .
科技导报, 2008, (08) :19-23
[3]   当今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的机遇、空间和挑战 [J].
滕吉文 .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7, (S1) :1-11+15
[4]   亚太地区能源发展的方向 [J].
微木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7, (03) :15-16
[5]   东部煤炭数字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与关键问题讨论 [J].
王怀洪 ;
巩固 ;
田育鑫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4) :1320-1326
[6]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空间与自主创新 [J].
滕吉文 .
石油物探, 2007, (03) :213-225+13
[7]   矿山地震与瓦斯突出的相关性及其在震源物理研究中的意义 [J].
和雪松 ;
李世愚 ;
潘科 ;
张天中 ;
王林瑛 ;
许忠淮 ;
蒋秀琴 ;
宋绪友 ;
陆其鹄 ;
何淑韻 .
地震学报, 2007, (03) :314-327
[8]   金属矿产资源的深部找矿、勘探与成矿的深层动力过程 [J].
滕吉文 ;
杨立强 ;
姚敬全 ;
刘宏臣 ;
刘财 ;
韩立国 ;
张雪梅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2) :317-334
[9]   煤矿井巷间地质构造及其异常多波联合探测技术与应用 [J].
张平松 ;
刘盛东 ;
李培根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2) :598-603
[10]   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球物理技术现状及展望 [J].
于景邨 ;
刘志新 ;
岳建华 ;
刘树才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2) :586-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