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断块区基底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12
作者
孙焕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断块区; 地壳; 地球外壳; 地球内部; 基底构造; 大地构造; 扬子区; 岩石圈断裂带; 沉积岩; 泥质岩; 粘土岩; 晋宁运动; 地壳运动; 地槽; 火成岩; 火山岩; 喷出岩; 碎屑岩; 碎屑沉积岩; 沉积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扬子断块区的躯干主要位于长江流域两侧,向东经江苏滨海穿过黄海南部伸进朝鲜南部。扬子断块区的周界被岩石圈深断裂带所围限,以此与其毗邻的其它大地构造区隔开(张文佑等,1983)。扬子断块区的形成与演化是一个很复杂的地质问题,它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包括前震旦纪晋宁地槽发展阶段和震旦纪至第四纪的地台发展阶段,前者形成了断块基底,后者形成断块盖层,盖层与基底之间被区域性不整合面分开。本文主要讨论扬子断块区基底的形成与演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34 / 3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江南一条地层、岩相、古生物等突变带的性质问题 [J].
杨志坚 .
地质论评, 1981, (02) :123-129
[2]   论震旦系划分与对比问题 [J].
刘鸿允 ;
董榕生 ;
李建林 ;
杨彦均 .
地质科学, 1980, (04) :307-321
[3]   中国断裂构造体系的发展 [J].
张文佑 ;
钟嘉猷 .
地质科学, 1977, (03) :197-209
[4]  
华东地区区域地层表.[M].安徽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编写;.地质出版社.1978,
[5]  
西南地区区域地层表.[M].四川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编;.地质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