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熟大豆品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比较

被引:1
作者
薛丽华
章建新
张佩铃
木合塔尔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大豆; 熟期; 物质生产; 株型结构;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早中熟和中晚熟大豆品种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等,结果表明:中晚熟品种(王中王、吉育35等7个)中后期叶面积指数比早中熟品种(黑农41、吉育67)大,峰值高,持续时间较长,群体光合势大,净同化率较高,总干物质积累量大;与早中熟品种相比,中晚熟品种主茎总节数增加2~5节,中部节间长,株高过高,并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导致籽粒产量不高。中晚熟品种具有结荚节数多(增加2~3节),生长期延长10 d左右,植株较粗壮、高大,总干物质积累量大的增产优势。发挥其增产潜力需要合理密植,控制株高,防止倒伏。
引用
收藏
页码:414 / 4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密度对超高产春大豆叶粒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 [J].
翟云龙 ;
章建新 .
新疆农业科学, 2005, (01) :5-8
[2]   新疆大豆种植效益分析及发展对策 [J].
魏建军 ;
陈清一 ;
罗赓彤 ;
刘胜利 ;
孔新 ;
战勇 ;
王振华 ;
张萍 ;
白新华 .
新疆农业科学, 2006, (02) :128-132
[3]   密度对高产春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J].
章建新 ;
翟云龙 ;
薛丽华 .
大豆科学, 2006, (01) :1-5
[4]   氮肥施用对高产大豆根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J].
倪丽 ;
章建新 ;
金加伟 ;
翟云龙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36-39
[5]   实现大豆超高产的品种与栽培技术 [J].
罗赓彤 ;
刘胜利 ;
孔新 ;
魏建军 .
新疆农业科学, 2003, (01) :28-30
[6]   新大豆1号和石大豆1号高产纪录的创造 [J].
罗赓彤 ;
战勇 ;
刘胜利 ;
孔新 ;
王曙明 ;
孙大敏 ;
盖钧镒 .
大豆科学, 2001, (04) :270-274
[7]   北疆大豆复种现状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J].
战勇 ;
罗赓彤 ;
刘胜利 ;
孔新 ;
张恒斌 .
新疆农业科学, 2006, (05) :426-428
[8]   高油春大豆新品种新大豆2号选育研究 [J].
孔新 ;
刘胜利 ;
罗赓彤 ;
魏建军 ;
张力 .
新疆农业科学, 2003, (05) :279-282
[9]   新大豆2号高产生育动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J].
刘胜利 ;
孔新 ;
任林昌 ;
战勇 ;
李玉梅 ;
魏建军 ;
罗赓彤 .
新疆农业科学, 2005, (04) :24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