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顶螺旋藻藻种的紫外诱变初步筛选

被引:6
作者
陈新美 [1 ]
梅兴国 [2 ]
机构
[1] 广州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2]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紫外诱变(UV); 藻胆蛋白;
D O I
10.16519/j.cnki.1004-311x.2006.02.021
中图分类号
S968.4 [藻类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目的:初步筛选钝顶螺旋藻藻种。方法:结合自然分离筛选和紫外诱变育种两种方法。结果:得到4株钝顶螺旋藻突变株Z3、Z7、Z9和Z10。结论:与出发株(螺旋数一般5~7个)相比:藻丝长度均明显变长,螺旋数超过40个,形体较大,易于采收,且其藻胆蛋白含量高于出发藻株6.0%,生长速度较快,上浮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The Growth and Phycocyanin Cont-ent of spirulina platensis on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in Mixotrophic Culture. Zhang Yiming,Chen Feng,Guo Siyuan.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 2002
[2]  
Spirulina:the edible microorganism. Orio Ciferri. Microbiological Re-views . 1983
[3]   藻蓝蛋白的抗癌活性研究 [J].
王勇 ;
钱峰 ;
钱凯先 ;
董强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1, (06) :92-95
[4]   两株钝顶螺旋藻紫外诱变株的特征 [J].
李建宏 ;
郑卫 ;
倪霞 ;
翁永萍 ;
潘欣 ;
浩云涛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5) :486-490
[5]   螺旋藻多糖对紫外线诱发的人胚肺二倍体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J].
邓杨梅 ;
张洪泉 ;
刑淑华 ;
孙云 .
中国海洋药物, 2001, (02) :27-31
[6]   螺旋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J].
汪志平 ;
钱凯先 .
微生物学通报, 2000, (04) :288-291
[7]   螺旋藻藻种选育研究进展 [J].
陈必链 ;
施巧琴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03) :78-81
[8]   螺旋藻藻蓝蛋白和藻多糖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J].
唐玫,金鹰,郭宝江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63-67
[9]   无菌短藻丝体钝顶螺旋藻藻株的获得 [J].
徐增富 ;
刘晓勤 ;
曹吉祥 ;
邱国华 ;
李宝健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5) :124-127
[10]  
微藻生物技术[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陈峰,姜悦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