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对比研究

被引:7
作者
徐新创 [1 ,2 ]
程东来 [1 ]
刘成武 [1 ]
机构
[1]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耕地; 建设用地; 因子分析; 人文驱动力;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17.188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分析了湖北省耕地、建设用地变化趋势,其中,1988~2003年是耕地面积减少时期,2004~2007年是耕地增加时期;1998~2002年是建设用地缓慢增长时期,2003~2007年是建设用地增加时期。基于1988~2007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SPSS软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定量对比分析了湖北省耕地、建设用地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影响的异同。结果表明,各驱动力因子对耕地面积变化呈负向驱动作用,对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呈正向驱动作用,且各驱动力因子对耕地、建设用地驱动作用强弱差异明显;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以及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是构成影响耕地、建设用地变化的3个主分量,但3个主分量对耕地建设用地变化的敏感性程度不同,且作用方向相反,其他一些因子驱动能力相对较弱,这些因子对建设用地驱动作用一般强于对耕地的作用。提出湖北省应从促进土地利用集约节约、加强规划政策约束以及提高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上考虑,对土资源实行合理配置,科学合理使用,以期保证耕地安全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137 / 91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Land conversion for suburban housing: A study of urbanization around Warsaw and Olsztyn, Poland [J].
Wasilewski, A ;
Krukowski, K .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4, 34 (02) :291-303
[2]   Land-use and population density changes in Israel - 1950 to 1990: analysis of regional and local trends [J].
Shoshany, M ;
Goldshleger, N .
LAND USE POLICY, 2002, 19 (02) :123-133
[3]  
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M].陈述彭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4]   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利用的可拓分析 [J].
杨赟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7) :3595+3604-3595
[5]   利用中低分辨率DEM提取坡耕地坡度信息的误差分析 [J].
王莉 ;
贺秀斌 ;
鲍玉海 ;
南宏伟 ;
刘艳锋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7) :3644-3646
[6]   丹江口库区坡耕地不同植物篱对径流及养分流失的影响初探 [J].
姚桂枝 ;
刘章勇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6) :3015-3016+3047
[7]   基于“3S”技术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初探 [J].
田燕 ;
孙婷婷 ;
马军成 ;
沈蓉 .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 (06) :17-19
[8]   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比较分析 [J].
赵小汎 ;
代力民 ;
陈文波 ;
于大炮 ;
周莉 .
地理科学, 2008, (02) :214-218
[9]   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J].
胡贤辉 ;
张霞 ;
杨钢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1) :43-46
[10]   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J].
吴业 ;
杨桂山 ;
万荣荣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1) :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