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孔隙率和渗透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58
作者
黄思静
侯中健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所成都,成都理工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所成都
关键词
地下岩石; 孔隙率和渗透率; 储层预测;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1.02.010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1 [储集层];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820 ;
摘要
地下岩石孔隙率和渗透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受众多因素控制 ,总的说来 ,包括沉积与成岩两个最为主要的因素。沉积盆地的性质和沉积环境控制了沉积物的组成、岩石的结构和原生孔隙。沉积作用所经历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进程较快 ;成岩作用所经历的时间相对较长而进程较慢。从对孔隙率和渗透率的控制作用来说 ,成岩作用的研究难度相对较大。近年来 ,一些传统的形成地下岩石次生孔隙的机制受到挑战 ,这些传统机制中最为主要的是有机酸对铝硅酸溶解形成次生孔隙 ,但这会造成介质pH值的升高 ,碳酸盐矿物和高岭石的沉淀。地下岩石中碳酸水溶解产生的次生孔隙也是有限的。新的机制如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 ,深部冷却地下水的溶解作用 ,硅酸盐的水解都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 ,这对于次生孔隙成因的解释及地下岩石孔隙率和渗透率的预测十分重要。对于碳酸盐岩来说 ,与不整合面附近的古喀斯特有关的油气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深埋藏过程中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研究中 ,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对不同碳酸盐矿物溶解及沉淀作用的差异性控制了地下碳酸盐岩孔隙率和渗透率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Diagenetic processes in the Brent Group (Middle Jurassic) reservoirs of the North Sea;an overview .2 Bj rlykke K,Nedkvitne T,Ramm H,Saigal G C.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s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