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葱兰黄化病病原类菌原体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
陈集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陈集双
李德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李德葆
机构
:
[1]
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2]
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杭州
[3]
杭州
来源
:
微生物学报
|
1994年
/ 03期
关键词
:
Zephyranthes Candida;
Yellow disease;
MLO;
D O I
:
10.13343/j.cnki.wsxb.1994.03.014
中图分类号
:
S436.8 [观赏园艺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
090401 ;
090402 ;
摘要
:
<正> 葱兰为石蒜科(Amaryllidaceae)草本植物,是一种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的多年生观赏花卉.葱兰黄化病是1992年在杭州发现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对葱兰的生长和观赏价值有严重影响.罹病株(丛)最初表现为深红色斑点,逐渐扩大为鲜红色条斑或斑块并转为亮黄色,最后整株叶片大部分转为鲜艳的黄色,呈现典型的系统侵染.发病1—2月后整株(丛)地上部分枯死.发病一般始于早春(3月上旬),春末夏初有一个发病高峰期;秋末有另一个发病期,但病状较轻;感染株有恢复现象,即在下一个生长季能从地下部分重新生长出叶片,但病株叶片明显细小,有丛簇现象,病株开花少且花期短.作者从1992年春起,对该病害进行了病原分离、生物学测定和病组织超薄切片电镜检查,发现该病害可能与类菌原体有关,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样品感病植株分别于1992年4月采自浙江农业大学校园和1992年6月采自杭州花圃,用盆栽保存于防虫温室中,同时采取健株作为对照.1.2 用病株分离病原和接种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47+256 +2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植物类菌原体图谱.[M].龚祖埙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0,
[2]
植病研究方法.[M].方中达 编.农业出版社.1979,
←
1
→
共 2 条
[1]
中国植物类菌原体图谱.[M].龚祖埙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0,
[2]
植病研究方法.[M].方中达 编.农业出版社.19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