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抗枯、黄萎病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23
作者
校百才
机构
[1] 陕西省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配合力; 效应值; 亲本; 组合力; 黄萎病; 遗传力; 遗传率; 陆地棉; 高原棉; 配合力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6个抗病品种和6个染病品种为亲本,组成6×6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其抗枯、黄萎病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2个陆地棉品种抗枯、黄萎病性状,亲本抗病性的一般配合力均比它们的特殊配合力重要。2.一般配合力高的性状,反映了亲本基因的加性效应占的比重较大,可有效地传递给后代。3.在杂种一代上,抗病品种和染病品种两者之间的影响,有较大差异。4.抗黄萎病的遗传力较抗枯萎病的遗传力为高。目前国内有关棉花抗病育种单位,正在用陕401等品种作为抗源,因此,评定这些品种的优劣程度,对棉花抗病育种工作甚为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的进展 [J].
谭联望 .
中国农业科学, 1982, (03) :16-22
[2]   我国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研究工作的进展 [J].
沈其益 ;
陈其煐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2, (01) :1-7
[3]   作物数量遗传学基础——六、配合力:不完全双列杂交 [J].
黄远樟 ;
刘来福 .
遗传, 1980, (02) :43-46
[4]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育华 编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