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观草属一些种种子胚乳细胞的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的探讨

被引:11
作者
蔡联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
关键词
鹅观草属; 胚乳细胞; 分类学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解剖观察了鹅观草属 1 8个种的胚乳细胞 ,发现这类细胞在鹅观草属各类群间的发育是不同步的 ,其中胚乳细胞的大小、形状、数量以及反映丰厚程度的长宽比不仅具有类群鉴分的价值 ,而且还可作为推证类群演化关系的旁证。分析结果表明 ,胚乳细胞体积的增大、数量的增多、细胞的变圆、长宽比值的减少皆与类群的进化趋势相顺应。据此 ,进一步阐述了鹅观草属组、系、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70 / 1075+1119 +11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鹅观草属4个种核型与进化的研究 [J].
蔡联炳 ;
冯海生 .
植物研究, 1999, (03) :268-272
[2]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试论鹅观草属的亲缘演化关系 [J].
蔡联炳 .
西北植物学报, 1998, (04) :133-139
[3]   鹅观草属五个类群的核型与进化 [J].
蔡联炳 ;
冯海生 .
广西植物, 1998, (01) :36-41
[4]   中国鹅观草属的分类研究 [J].
蔡联炳 .
植物分类学报, 1997, (02) :148-177
[5]   小麦属的分类研究 [J].
蔡联炳 ;
张树源 ;
李健华 ;
不详 .
西北植物学报 , 1991, (03) :212-225+264
[6]   中国大麦属的演化与地理分布的探讨 [J].
蔡联炳 ;
郭本兆 .
西北植物学报, 1988, (02) :73-84
[7]   我国小麦族的花序形态演化及其属间亲缘关系的探讨 [J].
郭本兆 ;
王世金 .
西北植物研究, 1981, (01) :12-19
[8]  
植物解剖学[M]. 科学出版社 , (英)伊稍(K.Esau)著,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