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造山带地壳结构与构造──乌鲁木齐─库尔勒地震转换波测深剖面

被引:54
作者
邵学钟,张家茹,范会吉,郑剑东,胥颐张华卿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哈萨克斯坦地震研究所,吉尔吉斯斯坦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
天山造山带,地震转换波测深,速度结构,地壳构造,颤动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3 [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沿乌鲁木齐-库尔勒350余公里长的测线上完成了穿越天山的地震转换波野外观测,得出天山造山带的深部构造剖面图和壳内P,S波速度结构模型.天山的结晶地壳可分为4层,各层的速度分别是:Vp值为5.9,6.3,6.6,6.9km/s;Vs值为3.2,3.5,3.7,3.9km/s。上地幔顶部的波速:Vp值为8.10km/s。Vs值为4.6km/s。天山地区的地壳厚度为42-56km,中天山最厚,达到50-56km。地壳中部存在低速透镜体。探测结果表明,天山大地构造可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3个区,其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各不相同。用颤动构造理论来解释天山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较板块构造理论更为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36 / 3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邢台强震的深部三维构造背景和孕震条件 [J].
张家茹,邵学钟,章思亚,杨清源,李鸿生,范会吉 .
地震地质, 1994, (04) :319-328
[2]   天山地质构造及演化史 [J].
张良臣 ;
吴乃元 .
新疆地质, 1985, (03) :1-14
[3]   论新疆地震地质特征 [J].
冯先岳 .
地震地质, 1985, (02) :35-44
[4]   新疆天山地质构造几个问题的探讨 [J].
陈哲夫 ;
梁云海 .
新疆地质, 1985, (02) :1-13
[5]   利用地震转换波探测地壳、上地幔构造试验 [J].
邵学钟 ;
张家茹 ;
杨小峰 ;
张晓虎 ;
雷胜利 ;
王启鸣 ;
高维安 .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2) :89-100
[6]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黄汲清指导,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