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33
作者
王贵文 [1 ]
惠山 [2 ]
付广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大庆石油管理局国际工程公司
[3]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天然气; 分布规律; 主控因素; 古隆起; 断裂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的分布特征分析,得到天然气在剖面上主要分布在登二段之下,具有"一源多层"的分布特征。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气源区内或其附近,具体部位受古中央隆起和徐西、宋西断裂带的控制。通过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天然气分布关系研究,得到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分布主要受沙河子组源岩分布、宋西和徐西两条断裂带活动及其分布、古中央隆起和登二段优质盖层的共同控制。在此基础上,对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有利勘探区进行了预测,认为宋西和徐西断裂带可继续拓展勘探领域,榆西断展带、宋站低凸起、丰乐低凸起和安达次坳应为新的勘探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17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气藏盖层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付广 ;
薛永超 ;
付晓飞 .
特种油气藏, 2001, (02) :4-7+104
[2]   断层封闭性的定量研究方法 [J].
吕延防 ;
李国会 ;
王跃文 ;
宋广建 .
石油学报, 1996, (03) :39-45
[3]   非线性映射分析判断断层封闭性 [J].
吕延防 ;
陈章明 ;
陈发景 .
石油学报, 1995, (02) :36-41
[4]   早期勘探区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 [J].
曹瑞成 ;
陈章明 .
石油学报, 1992, (01) :13-22
[5]  
卢双舫等著.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的定量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6]  
吕延防等编著.断层封闭性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7]  
李剑主编.中国重点含气盆地气源特征与资源丰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8]  
刘泽容等编著.断块群油气藏形成机制和构造模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9]  
吕延防等著.油气藏封盖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