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降雨条件下非点源污染氮负荷入河系数研究

被引:84
作者
程红光 [1 ]
郝芳华 [1 ]
任希岩 [1 ]
杨胜天 [1 ]
熊文 [2 ]
雷少平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土地利用; 入河系数; 黑河流域;
D O I
10.13671/j.hjkxxb.2006.03.006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1998年河道实测径流量、泥沙负荷和非点源污染调查资料,对所建的非点源污染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坡面-入河过程,提出了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流域损失系数-入河系数”的概念;利用研究区的资料,对不同降水条件下农田、城镇、草地、灌木及森林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各亚流域氮的入河系数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2种计算方法(SWAT模型方法和输出系数法)所得到的氮的入河系数.结果表明,2种方法所计算的氮的入河系数均较为合理,其计算结果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4722(p<0.05).此外,研究还表明,不同的降水条件和土地利用类型下氮的入河系数存在差异.对于吸附态氮,入河系数的大小排列依次为农田>城镇>草地>灌木>森林;对于溶解态氮,其入河系数的大小排列次序为农田>草地>灌木>森林>城镇.
引用
收藏
页码:392 / 3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非点源污染数学模型.[M].李怀恩;沈晋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 [2] 中国水文区划.[M].熊怡等 著.科学出版社.1995,
  • [3] 改进的输出系数法在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中的应用
    蔡明
    李怀恩
    庄咏涛
    王清华
    [J]. 水利学报, 2004, (07) : 40 - 45
  • [4] 非点源污染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薛金凤
    夏军
    马彦涛
    [J]. 水科学进展, 2002, (05) : 649 - 656
  • [5] 基于GIS的汉江中下游农业面源氮磷负荷研究
    史志华
    蔡崇法
    丁树文
    李朝霞
    王天巍
    张斌
    沈晓鲤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4) : 473 - 477
  • [6]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
    胡雪涛
    陈吉宁
    张天柱
    [J]. 环境科学, 2002, (03) : 124 - 128
  • [7] 杭嘉湖水网平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综合调查和评价
    钱秀红
    徐建民
    施加春
    刘杏梅
    [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2, (02) : 31 - 34
  • [8] 不同植被覆盖度对流域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张兴昌
    刘国彬
    付会芳
    [J]. 环境科学, 2000, (06) : 16 - 19
  • [9] 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与非点源污染控制
    陈利顶
    傅伯杰
    [J]. 环境科学, 2000, (02) : 98 - 100
  • [10] 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实例
    李怀恩
    沈晋
    刘玉生
    [J].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2) : 12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