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裂变混合发电堆水冷包层热工水力学设计分析

被引:3
作者
金鸣 [1 ,2 ]
蒋洁琼 [1 ,2 ]
刘松林 [1 ,2 ]
王明煌 [1 ,2 ]
柏云清 [1 ,2 ]
吴宜灿 [1 ,2 ]
FDS团队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聚变; 包层; 混合堆; 热工水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L64 [热核反应堆(聚变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一种以能量倍增为目标的聚变裂变混合发电堆(FDS-EM)概念已被提出,FDS-EM初步设计为可以产生约1.0 GW的电功率,并能实现氚自持。本文对FDS-EM水冷包层进行了热工水力学设计与分析。设计采用了压水堆的成熟技术,并给出了典型的热工设计参数,通过对典型参数下包层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初步证明了设计的工程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多用途核数据库HENDL2.0/MG/MC的重核临界基准校验
    许德政
    蒋洁琼
    邹俊
    何兆忠
    陈明亮
    郑善良
    曾勤
    FDS团队
    [J]. 核科学与工程, 2009, 29 (01) : 71 - 75
  • [2] 聚变高温制氢反应堆概念设计研究
    吴宜灿
    刘松林
    陈红丽
    黄群英
    宋勇
    柏云清
    曾勤
    张士杰
    陈一平
    FDS团队
    [J]. 核科学与工程, 2008, (01) : 1 - 9
  • [3] 聚变驱动次临界堆概念设计研究
    吴宜灿
    柯严
    郑善良
    汪卫华
    储德林
    黄群英
    刘晓平
    许德政
    王红艳
    黄德所
    朱晓翔
    高纯静
    李静惊
    陈义学
    吴斌
    汪太平
    柏云清
    章毛连
    刘松林
    罗月童
    刘萍
    李春京
    李强
    童莉莉
    翁晓毅
    吴磊
    王祥科
    FDS课题组
    [J]. 核科学与工程, 2004, (01) : 72 - 80
  • [4] 聚变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清洁核能系统──聚变能技术的早期应用途径
    吴宜灿
    邱励俭
    [J]. 核技术, 2000, (08) : 519 - 525
  • [5] 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习题详解[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美) 英克鲁佩勒等, 2007
  • [6] 工程流体力学[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孙丽君主编, 2005
  • [7] 大亚湾核电站系统及运行[M]. 原子能出版社 , 陈济东 主编, 1994
  • [8] High dose, up to 80 dpa,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urofer 97[J] . Bob van der Schaaf,C. Petersen,Y. De Carlan,J.W. Rensman,E. Gaganidze,X. Averty.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 2009
  • [9] Conceptual design of the China fusion power plant FDS-II[J] . Y. Wu.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 2008 (10)
  • [10]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of China Low Activation Martensitic steel for fusion application[J] . Q. Huang,C. Li,Y. Li,M. Chen,M. Zhang,L. Peng,Z. Zhu,Y. Song,S. Gao.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