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蚕豆间作条件下磷对作物产量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张礼军 [1 ]
张恩和 [2 ]
机构
[1] 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
[2]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间作; 小麦/蚕豆; 磷; 经济产量; 生理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S643.6 [蚕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选择小麦/蚕豆模式,设计不同的磷水平,对小麦/蚕豆系统经济产量和相关生理指标做 了初步分析。结果得出:供磷显著提高了小麦和蚕豆的经济产量。与不供磷(P0)相比,中磷处理(P1)小 麦籽粒增产51.78%,蚕豆增产24.16%;高磷处理(P2)小麦增产58.05%,蚕豆增产23.74%。结果也表 明:供磷提高系统经济产量可能是由于磷是光合作用的底物和调节物,有利于小麦抽穗期(蚕豆开花 期)作物上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同时增加了植株中光合中间产物可溶性糖的积累,促进营养物 质向籽粒的转化。供磷也提高了作物叶片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玉米/鹰嘴豆间作对有机磷利用差异的研究 [J].
李淑敏 ;
李隆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03) :45-49
[2]   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间套作复合群体的高产机理探讨 [J].
陈阜 ;
逄焕成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5) :12-16
[3]   小麦-大豆间作中小麦对大豆磷吸收的促进作用 [J].
李隆 ;
李晓林 ;
张福锁 .
生态学报, 2000, (04) :629-633
[4]   小麦大豆间套种植对磷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J].
张恩和 ;
张福锁 ;
黄鹏 .
土壤通报, 2000, (03) :130-131+146
[5]   小麦/大豆间作中作物种间的竞争作用和促进作用 [J].
李隆 ;
杨思存 ;
孙建好 ;
李晓林 ;
张福锁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2) :70-73
[6]   施磷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吸磷特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张智猛 ;
戴良香 ;
张电学 ;
王介元 ;
韩志清 .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 (01) :3-5
[7]   集约栽培条件下间套作的光能利用理论发展及其应用 [J].
黄高宝 .
作物学报, 1999, (01) :16-24
[8]   干旱条件下磷对小麦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J].
曲东 ;
王保莉 ;
山仑 ;
陈宝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3) :74-80
[9]   磷肥对小麦分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J].
吴梅菊 ;
刘荣根 .
江苏农业科学, 1998, (01) :48-49+57
[10]   大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a/b值消长规律的研究 [J].
潘波 ;
郑丕尧 .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0, (04) :26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