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番禺气田沉积特征与成岩演化研究

被引:20
作者
于兴河 [1 ]
姜辉 [1 ]
施和生 [2 ]
侯国伟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3] 中国海洋油研究中心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番禺气田; 成岩作用; 盆地模拟; 储盖组合;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7.06.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番禺气田含气层为典型的海相三角洲沉积,而主要含气层段MFS18.5层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而SB13.8层则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依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资料,详细研究该气田储集层特征及成岩作用,按照最新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标准,SB13.8层处于开启型弱碱性水循环环境(pH>7.5),胶结作用不强烈,成岩作用较弱,属于早成岩B期;MFS18.5层属于中成岩A期,处于相对封闭型弱酸性水循环环境(pH值<6.5),温度的增加催化了有机酸水溶液对硅酸盐矿物的溶蚀进程,为次生孔隙带的发育提供了条件,并据此建立了海相石英砂岩类储集层的成岩模式。从储集层特征上来看,MFS18.5层的结构成熟度与矿物成熟度均高于SB13.8层,而且呈现出由下向上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MFS18.5层比SB13.8层受波浪改造的作用要强,其搬运距离要远。从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观察的结果可以看出,MFS18.5层石英次生加大可以到3级,且自生高岭石也相当发育。这是MFS18.5层砂岩与珠江口盆地其它油田同类储层相比,孔隙度差别不大,但渗透率偏低的重要原因。另外,应用精细的单井盆地模拟,在埋藏史的基础上模拟孔、渗的垂向变化,可以直观而较为准确的分析垂向上多个储盖组合的相互差异与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76 / 8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影响我国陆相碎屑岩储集层黏土矿物组合和分布的因素 [J].
王少依 ;
王行信 ;
韩守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19-21
[2]   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成岩演化规律 [J].
于兴河 ;
张道建 ;
李胜利 ;
雷鸣 ;
郜建军 ;
孙洪斌 ;
孟卫工 .
石油实验地质, 1999, (04) :291-296
[3]   珠江口盆地(东部)砂岩油田沉积相研究及其应用 [J].
施和生 ;
李文湘 ;
邹晓萍 ;
于兴河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03) :39-46
[4]   构造、沉积与成岩综合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以松南梨树地区后五家户气田为例 [J].
于兴河 ;
郑浚茂 ;
宋立衡 ;
肖海燕 ;
张玉明 .
沉积学报, 1997, (03) :10-15
[5]   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的形成、演化和预测 [J].
朱国华 .
沉积学报, 1992, (03) :114-123
[6]   中国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学的进展 [J].
裘亦楠 .
沉积学报, 1992, (03) :16-24
[7]  
陈长民等著.珠江口盆地(东部)第三系油气藏形成条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  
于兴河编著.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9]  
吴胜和等编著.油气储层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10]  
刘孟慧等编.碎屑岩储层成岩演化模式[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