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电采暖负荷协同优化运行策略

被引:45
作者
范帅 [1 ,2 ]
郏琨琪 [1 ,2 ]
郭炳庆 [3 ]
蒋利民 [3 ]
王治华 [4 ]
何光宇 [1 ,2 ]
机构
[1]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2]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4] 不详
关键词
智能用电; 电采暖; 负荷调度; 需求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散式的电采暖负荷是一种典型的热储能设备,功率较大,电能产出的热量具有滞后性和存储性,现有运行方式单一且仅针对单个设备,无法实现区域范围内电采暖负荷的协同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文中首先提出了智能电暖网络的概念、架构以及衡量该网络运行效果的优化指标。其次,提出了智能电暖网络的确定性优化运行模型,该模型首先在保证最大功率限制的约束下,求解可达到的最大舒适度;再将最大的舒适度作为约束,寻求使运行电费最小化的运行策略。进而,在等效热参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温度波动不确定量,构建了确定性模型对应的鲁棒优化模型。算例分析表明,相比现有的实时温控策略,确定性优化策略可有效控制尖峰负荷,明显提高温度效用,降低运行电费;鲁棒优化策略比确定性优化策略更好地保证了用户舒适度,但运行电费略有升高。所提优化策略充分响应峰谷电价,在实现经济运行的同时,可以间接响应电网削峰填谷。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智能用电网络数据采集与通信机制的研究
    郏琨琪
    何光宇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06) : 1544 - 1551
  • [2] 生活电器用电效用概念及其评估方法
    赵雪霖
    何光宇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 (01) : 53 - 59
  • [3] 能源互联网的认识和展望
    姚建国
    高志远
    杨胜春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23) : 9 - 14
  • [4] 供暖领域电能替代效益分析
    武中
    李强
    徐红涛
    [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5, 43 (05) : 508 - 511
  • [5] 智能用电网络的设计与初步实现
    赵雪霖
    何光宇
    杨文轩
    余捻宏
    莫光玲
    [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4, (10) : 52 - 57
  • [6] 基于DLC的空调负荷双层优化调度和控制策略
    高赐威
    李倩玉
    李扬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10) : 1546 - 1555
  • [7] 智能用电中自动需求响应的特征及研究框架
    盛万兴
    史常凯
    孙军平
    张波
    仉天舒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23) : 1 - 7
  • [8] 采用居民温控负荷控制的微网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滑方法
    王成山
    刘梦璇
    陆宁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25) : 36 - 43+8
  • [9] 多指标自趋优的智能电网
    何光宇
    孙英云
    梅生伟
    卢强
    李实恭
    孙福杰
    于红光
    尹文君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17) : 1 - 5
  • [10] Assessing Beijing’s PM<sub>2.5</sub> pollution: severity, weather impact, APEC and winter heating[J] . Liang Xuan,Zou Tao,Guo Bin,Li Shuo,Zhang Haozhe,Zhang Shuyi,Huang Hui,Chen Song Xi.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 2015 (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