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间种大豆最佳模式探讨

被引:12
作者
韦贵剑 [1 ,2 ]
梁景文 [1 ,2 ]
陆文娟 [1 ,2 ]
罗积维 [1 ,2 ]
侯青光 [1 ,2 ]
机构
[1] 广西农业科学院桂西分院
[2] 广西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甘蔗; 大豆; 间种; 收获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6.1 [甘蔗];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m和宽行距1.2、1.4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甘蔗间种大豆的试验 [J].
吴建明 ;
李杨瑞 ;
杨丽涛 ;
方锋学 ;
朱秋珍 ;
谢金兰 ;
刘晓燕 .
作物杂志, 2011, (05) :103-105
[2]   甘蔗间种菜用大豆对甘蔗产量、品质及间种后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 [J].
孟庆宝 ;
方锋学 ;
刘海斌 ;
汪淼 ;
翁梦苓 ;
周艳霞 ;
张旭升 ;
孙立 ;
黄芳 ;
蒋洪涛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24) :169-173
[3]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J].
车江旅 ;
吴建明 ;
宋焕忠 .
南方农业学报, 2011, 42 (08) :898-900
[4]   甘蔗间套种鲜食玉米的可行性及关键技术 [J].
包家爱 ;
林琳 .
广西农学报, 2011, 26 (03) :29-31+35
[5]   甘蔗间种菜用大豆对蔗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J].
孟庆宝 ;
方锋学 ;
周艳霞 ;
龙明华 ;
刘海斌 ;
张革民 ;
汪淼 ;
黄芳 ;
蒋洪涛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05) :186-189
[6]   间种对不同基因型甘蔗生长产量影响与经济效益分析 [J].
谭裕模 ;
江泽普 ;
刘斌 ;
黎焕光 ;
廖青 ;
刘永贤 ;
陈桂芬 ;
何永群 ;
韦广泼 ;
黄玉溢 .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11) :1895-1901
[7]   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及对策 [J].
梁阗 ;
陈引芝 ;
王维赞 ;
罗亚伟 ;
唐红琴 .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1) :85-87
[8]   甘蔗宽窄行种植试验示范初报 [J].
冯奕玺 ;
张成家 .
广西蔗糖, 2005, (03) :26-27+48
[9]   苗期间种黄豆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吴才文 ;
杨洪昌 ;
陈学宽 ;
刘家勇 ;
陆鑫 ;
赵俊 ;
王建光 .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05) :645-650
[10]   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中的氮素固定与转移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褚贵新 ;
沈其荣 ;
曹金留 ;
茆泽圣 ;
钟增涛 ;
赵龙 .
土壤学报, 2003, (05) :717-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