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两种典型的LUCC过程与驱动力对比分析——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例

被引:10
作者
汤发树
陈曦
罗格平
蔺卿
刘海隆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绿洲; 土地利用; 驱动力; 三工河流域; Logisti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三工河流域绿洲1978,1987年航片、1998年TM影像以及土壤、水文与社会经济资料,综合运用遥感、GIS、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指数模型、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及所提出的因子加权和指标,分析表征影响因子对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程度,比较小规模家庭承包和大规模农场耕作的两种典型土地经营模式下的LUCC过程和驱动力.耕地、草地控制全区土地利用的基本格局,耕地、城镇村工矿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家庭经营区林草地面积均大幅度减少,而农场经营区仅草地有所减少(减幅12.0%),林地却增加了(增幅13.7%);研究区前期(1978~1987年)土地利用变化比后期(1987~1998年)剧烈,家庭经营区土地利用变化比农场经营区剧烈.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水资源是土地利用的先决条件,在政策的宏观控制和水资源的约束下,全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和经济,主要的限制因素为土壤肥力和地下水埋深;家庭经营区人为驱动占主导地位,农场经营区自然因素的限制作用更加突出.影响因子波动越大的区域或时段,其土地利用的变化也越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中国耕地变化驱动力分区研究
    刘旭华
    王劲峰
    刘明亮
    孟斌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1) : 1087 - 1095
  • [2] 绿洲浅层地下水位与水质变化对人为驱动LUCC的响应——以三工河流域为例
    闫金凤
    陈曦
    罗格平
    许文强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 172 - 180
  • [3] 20世纪前、中期中国农林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葛全胜
    戴君虎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1) : 54 - 63
  • [4] 新疆阜康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动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刘新春
    张远东
    任光耀
    潘晓玲
    何清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7) : 1197 - 1202
  • [5] 区域尺度绿洲稳定性评价
    罗格平
    周成虎
    陈曦
    周可法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 519 - 524
  • [6]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时空复合变化图谱分析
    叶庆华
    刘高焕
    田国良
    叶景敏
    陈沈良
    黄翀
    刘庆生
    常军
    石亚男
    娄维国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5) : 461 - 474
  • [7] 三工河流域荒漠绿洲植被动态及其成因分析
    赵成义
    宋郁东
    王玉潮
    蒋平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 249 - 254
  • [8] 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摆万奇
    阎建忠
    张镱锂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1) : 71 - 78
  • [9]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朱会义
    李秀彬
    [J]. 地理学报, 2003, (05) : 643 - 650
  • [10] LUCC研究的最新进展评述
    陈百明
    刘新卫
    杨红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1) : 22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