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置薄储层的沉积微相解释研究

被引:24
作者
凌云
孙德胜
高军
林吉祥
机构
[1] CNPC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凌云研究组
关键词
陆相沉积盆地; 岩性圈闭; 叠置薄储层; 沉积微相; 地震属性; 地震分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中国陆相沉积盆地腹部油气勘探所面临的问题是:盆地面积小,断裂发育,沉积相变化快,储层薄,当地震勘探分辨率小于1/4波长时,在地震剖面上难以分辨出这些薄储层。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探索和研究,建立了一套针对薄储层的地震勘探技术思路。提出对于叠置薄储层(单层厚度小于3 m,埋深2 100m,5~7层)的勘探,最终目标是求解叠置薄储层沉积微相的思想。讨论了相对保持振幅和波形的提高分辨率处理的基本原理,即在有效消除近地表影响的条件下,获得相对保持振幅和波形的提高分辨率成像数据;给出了基于层序地层学的储层演化解释方法,即沿参考标准层提取等时地震属性切片,通过动态演化解释方法研究在一个沉积旋回中的薄储层的形成过程和空间展布特征。利用该方法对松辽盆地腹部下白垩系一套叠置砂体进行了沉积微相解释,划分了油气有利运移区和有利储集区,进行了油气富集区的预测。经多口开发控制井验证,预测的准确率在60%以上,说明地震对于薄储层勘探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29 / 341+4 +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准层序组内沉积体的解释研究 [J].
凌云 ;
孙德胜 ;
高军 ;
王世瑞 ;
林吉祥 .
石油物探, 2005, (06) :48-57+16
[2]   一个被开发证实的隐蔽油气藏解释实例 [J].
Ling Yun BGP Zhuo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China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01) :52-57+17
[3]   储层演化地震分析 [J].
凌云研究组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06) :672-678+623
[4]   叠前相对保持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的地震数据处理与评价研究 [J].
凌云研究组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05) :543-552+495
[5]   测井与地震信息标定研究 [J].
凌云研究组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01) :68-74+130
[6]   叠后相对保持振幅处理研究 [J].
凌云研究组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05) :501-506+458
[7]   三维地震数据的分析和监测方法研究 [J].
羊屋三维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法研究组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05) :433-440
[8]   地表一致性变预测步长反褶积与沙丘鸣震的压制 [J].
凌云 ;
高军 ;
张汝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8, (01) :23-31+138
[9]   基于一维弹性阻尼波动理论的沙丘Q吸收补偿 [J].
凌云 ;
高军 ;
张汝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7, (06) :795-803+841
[10]   时频域球面发散和吸收补偿 [J].
高军 ;
凌云 ;
周兴元 ;
牟永光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06) :856-86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