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硬核现实主义及其三种变形

被引:37
作者
李洋
机构
[1]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写实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905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中国电影创作越来越远离现实。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出现了特有的"硬核现实主义"风格,《小武》和《秋菊打官司》可概括为这种硬核现实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2002年至今的电影创作中,现实主义有三种走向,即为适应中国电影治理体制的策略而产生的"软核现实主义"、投机资本在产业化过程中诱导产生的"粉红色现实主义"和因新的青年亚文化兴起而出现的"二次元写实主义"。这些风格和作品属于变形的现实主义,共同体现了电影的故事工业所面临的"故事的衰竭"的时代危机。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认识电影.[M].路易斯·贾内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2]  
图像行为理论.[M].布雷坎普.译林出版社.2015,
[3]  
技术与时间.[M].(法) 斯蒂格勒 (Stiegler;B.) ; 著.译林出版社.2012,
[4]  
贾想1996~2008.[M].贾樟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故事.[M].(美)罗伯特·麦基(RobertMcKee)著;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