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东部表土花粉分析

被引:38
作者
陈辉
吕新苗
李双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东部; 表土花粉; DCA排序; 相关分析; 蒿/藜(Artemisia/Chenopodiaceae)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东部荒漠区 8个样地、 2 3个样点的表土花粉分析较好地揭示了荒漠区花粉组合的特点及其与植被、环境的关系。研究发现 ,荒漠区表土花粉以藜科 (Chenopodiaceae)和蒿属 (Artemisia)为主 ,并以前者占优势地位 ,麻黄属 (Ephedra)亦较常见 ,禾本科(Gramineae)、菊科 (Compositae)植物在群落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花粉百分比含量DCA排序与相关分析发现 ,荒漠区不同植物群落下表土花粉组合特征各不相同 ,而且与相应的植物群落及其所代表的环境特征相一致。荒漠区表土花粉蒿 /藜 (Artemisia/Chenopodiaceae)比对干旱程度具有指示作用 ,比值越小 ,越干旱。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内蒙古植被.[M].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编.科学出版社.1985,
[2]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3]  
新疆植被及其利用.[M].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编.科学出版社.1978,
[4]  
柴达木盆地植被与土壤调查报告.[M].李世英等著;.科学出版社.1958,
[5]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古气候波动 [J].
康安 ;
朱筱敏 ;
韩德馨 ;
王延斌 ;
康强 .
地质通报, 2003, (01) :12-15
[6]   中国东北样带 (NECT)东部森林区的植被与表土花粉的定量关系 [J].
李宜垠 ;
张新时 ;
周广胜 .
植物学报, 2000, (01) :81-88
[7]   内蒙古中部表土花粉研究 [J].
王琫瑜 ;
宋长青 ;
孙湘君 .
植物学报, 1996, (11) :902-909
[8]   新疆玛纳斯湖盆周围近14000年以来的古植被古环境 [J].
孙湘君,杜乃秋,翁成郁,林瑞芬,卫克勤 .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239-248
[9]   青海省芨芨草草原的群落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J].
陈桂琛 ;
彭敏 .
西北植物学报, 1993, (02) :154-162
[10]   新疆阿勒泰地区表土孢粉组合 [J].
阎顺 ;
许英勤 .
干旱区研究, 1989, (01) :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