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系统分析与新类型矿床预测

被引:65
作者
翟裕生
彭润民
邓军
王建平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成矿系统; 新类型矿床; 新成矿作用; 由已知到未知; 隐伏矿床; 成矿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 [矿床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新类型矿床的发现常能带来矿产储量的巨量增长 ,是新世纪中保障矿产资源供应的一个重要途径。成矿系统分析对发现新类型矿床有重要意义。 (1)掌握一个区域成矿系统中各矿床类型间相互关系 ,由已知矿床类型找寻未知矿床类型 ,这已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找矿历史中得到证实。 (2 )认识成矿系统的空间结构 ,主要是垂向分带 ,有助于找寻深部的隐伏矿床类型。 (3)查明成矿系统的时间结构 ,包括成矿过程中矿床类型的迭变关系 ,可由已知矿化链条查找缺失的矿化链条 (矿床类型 ) ,这在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常能奏效。 (4 )查明成矿系统中矿床类型多样性的制约因素 ,可据此分析相关区域中发现新类型矿床的潜力。 (5)研究新的成矿环境和新的成矿作用 ,从而发现新的矿床类型。在生物成矿系统、深海成矿系统、低温成矿系统、构造成矿系统及叠加成矿系统中有更大的发现新类型矿床的几率。文中提出近期内可能发现的新的铂族元素矿床类型。笔者还指出今后的找矿目标 ,应是整个成矿系统 ,而不是局限于单个矿床及单个矿床类型 ,这样才可能不失去发现新类型矿床的机会。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中国区域成矿若干问题探讨
    翟裕生
    邓军
    彭润民
    [J]. 矿床地质, 1999, (04) : 323 - 332
  • [2] 论成矿系统
    翟裕生
    [J]. 地学前缘, 1999, (01) : 14 - 28
  • [3] 某斜长岩的岩石特征及成因
    翟裕生
    [J]. 地质论评, 1965, (03) : 186 - 195
  • [4] 走向21世纪矿产勘查地球化学.[M].谢学锦等主编;.地质出版社.1999,
  • [5] 区域成矿学.[M].翟裕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 [6] 岩浆-热液过渡型矿床.[M].林新多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 [7] 生物成矿系统论.[M].殷鸿福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 [8] 当代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陈毓川主编;.地震出版社.1999,
  • [9] 成矿作用动力学.[M].於崇文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 [10] 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M].唐永成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