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金厂峪特大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

被引:13
作者
秦大军
蔡新平
王杰
高浩中
张宝林
周少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金厂峪金矿床; 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金厂峪金矿产于八道河群王厂组,矿体受刘村寨—双沟峪复式向斜控制,成矿与中生代构造作用及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复式向斜构造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热液沿构造薄弱带运移;热液蚀变及矿质沉淀。硫、氧、碳、铅同位素数据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与矿床围岩具有不同的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冀东燕山期花岗岩成因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J].
曲以秀,刘志国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5, (04) :393-398+427
[2]   金厂峪金矿的控矿构造及其地球物理验证 [J].
蔡新平,刘秉光,季钟霖,祁学义 .
黄金科学技术, 1994, (05) :1-7
[3]   超大型矿床的探寻与研究的若干进展 [J].
涂光炽 .
地学前缘, 1994, (03) :45-53
[4]  
河北金矿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宋瑞先等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