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新预测因子和新预测模型

被引:34
作者
范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关键词
预测因子; 西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 预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3 [海洋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研究了冬春季大气环流对西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影响,确定了影响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新预测因子,它们是冬、春季的北太平洋海冰面积指数、春季北太平洋涛动指数.并结合前人已有的工作基础,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一个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新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很好地拟合1965~1999年西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年际变化,拟合率是0.79.这个预测模型比较合理地预测了2000~2006年的台风频次的年际变化.该研究工作不仅说明了新的预测因子能很好地预测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的年际变化,而且应用它们建立的新台风预测模型,也将有望应用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的季节预测中,期望能提高台风活动频次的预测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260 / 12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北太平洋海冰,一个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预测因子? [J].
范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851-856
[2]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与南极涛动的关系 [J].
王会军 ;
范可 .
科学通报, 2006, (24) :2910-2914
[3]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Vertical Wind Shear on Tropical Cyclone Development [J].
赵滨 ;
端义宏 ;
余晖 ;
杜秉玉 .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06, (03) :383-388
[4]   南半球对流层上层纬向风与东亚夏季风环流 [J].
王会军 ;
范可 .
科学通报, 2006, (13) :1595-1600
[5]   南极涛动的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冬春季气候的影响 [J].
范可 ;
王会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4) :385-391
[6]   关于2006年西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的气候预测试验 [J].
王会军 ;
郎咸梅 ;
范可 ;
孙建奇 ;
周广庆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2) :133-137
[7]   影响2000年热带风暴活动的环境场分析 [J].
何敏 ;
宋文玲 ;
许力 .
气象, 2002, (04) :15-20
[8]   东亚冬季风-暖池状况-ENSO循环的关系 [J].
李崇银 ;
穆明权 .
科学通报, 2000, (07) :678-685
[9]   西北太平洋盛夏台风频数与大尺度环流条件的关系 [J].
何诗秀 ;
张宝严 ;
傅秀琴 .
热带气象, 1986, (03) :251-256
[10]   越赤道气流与中国天气关系的初步统计分析 [J].
李曾中 .
气象, 1986, (04)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