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技术逻辑:源流、特征及趋向

被引:9
作者
张成岗
王宇航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技术决定论; 科技支撑; 技术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社会治理的技术逻辑呈现了技术决定论的历史演进与局限超越,聚焦技术对社会的塑造和技术对治理的建构,经历了社会修正、改进和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决定论、专家治国论到技术赋能和支撑社会发展,人类以技术逻辑建构社会逻辑,产生了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的思辨和实践。"互联网+"和"区块链+"实质上是社会治理技术逻辑的当代呈现形式,体现出算法确定的边界逻辑、数据构建的场景逻辑和多元呈现的风险逻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2.0版,"区块链+"实现了从私人生活连接、经济发展连接到政治活动有效连接的时代转向,有助于实现社会治理的"共治性"模式创新。面向新时代的"中国之治",要兼顾好科技和人文的辩证关系,以智慧治理统合价值理念,聚焦打造有温度的社会治理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Making Representations: Modes and Strategies of Political Parties.[J].Michael Saward.European Review.2008, 3
[2]  
Reinventing govern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in IT-enabled public sector reform.[J].Victor Bekkers.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03, 1
[3]   The role of knowledge and spatial contexts in biodiversity policie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J].
Peuhkuri, T ;
Jokinen, P .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999, 8 (01) :133-147
[4]  
Between Knowledge and Politics: Three Faces of Policy Analysis.[J].Douglas Torgerson.Policy Sciences.1986, 1
[5]  
.[M].贾根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6]  
美国创新史.[M].(美) 埃文斯; (美) 巴克兰; 著.中信出版社.2011,
[7]  
技术垄断.[M].(美) 波斯曼;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  
.[M].亚里士多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新工具.[M].(英) 培根 (Bacon;F.) ; 著.商务印书馆.1984,
[10]   技术自主性与国家形塑 国家与技术治理关系研究的政治脉络及其想象 [J].
陈天祥 ;
徐雅倩 .
社会, 2020, 40 (05) :13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