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高温分解法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活性位

被引:7
作者
胡云行
黄爱民
蔡俊修
万惠霖
蔡启瑞
机构
[1] 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厦门,厦门,厦门,厦门
关键词
雾化高温分解法; 铜/氧化锌催化剂; 甲醇合成; 活性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测定了雾化高温分解(AHTD)法制备的一系列Cu/ZnO催化剂的铜表面积,并将其与催化活性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在含有CO2的原料气中,催化剂活性位可能是由Cu0组成。AHTD法Cu/ZnO催化剂的CO-TPD显示出两个明显的脱附峰,低温脱附的CO可能是吸附在Cu+上的。Cu+在无CO2的原料气中起了催化作用。X射线诱导Auger谱测定结果表明,还原活化后和反应2小时后催化剂表面除大量的Cu0外,还有少量的Cu+存在,在CO2含量不大时(1~3%),Cu+量与原料气的组成无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AHTD法铜基催化剂合成甲醇的研究——Ⅰ.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J].
胡云行 ;
蔡俊修 ;
万惠霖 ;
蔡启瑞 .
燃料化学学报, 1991, (02) :181-184
[2]  
Herman R G,Klier K,Simmors G W et al. J Catal . 1979
[3]  
Eart J C,Sneeden R P A. Catalysis Today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