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放电烟气脱硫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周建刚
白希尧
詹科萍
吴晓东
机构
[1]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大连大学物理系
[3] 辽宁大连 
关键词
资源化烟气脱硫; 电子束; 窄脉冲电晕放电; 强电离放电;
D O I
10.16411/j.cnki.issn1006-7736.2004.02.018
中图分类号
X701.3 [脱硫与固硫];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指出以碱性物质钙作为SO2吸收剂的湿法脱硫方法存在设备昂贵、运行费用高、占地大、污水处理设置庞大等不足之处.日本在20年前开始研究的干式电子束法、窄脉冲电晕放电脱硫等方法,前者仍存在外加吸收剂NH3、生成的硫酸铵是市场不畅销的低效化肥及电磁波强辐射问题;后者由于电场强度低下,只是NH3起着吸收作用,是失败的事例.近期研究成功强电离放电方法脱硫新技术,可实现在70~160℃下,小加吸收剂、催化剂干式脱硫,SO2脱除的等离子体反应过程仅为0.8s,其脱除率、回收率、收集率分别达到了94%、90%、99%以上,为燃烧烟气资源化脱硫提供一项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介质阻挡放电模拟烟气脱硫 [J].
汤红 ;
白希尧 ;
沈欣军 ;
胡又平 ;
白敏冬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3, (02) :57-59+63
[2]   介质阻挡放电中的位移电流 [J].
周建刚 ;
严立 ;
杨虹 ;
何华彬 ;
王文双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3, (02) :104-106
[3]   羟基药剂治理赤潮研究 [J].
白希尧 ;
白敏冬 ;
周晓见 .
自然杂志, 2002, (01) :26-32+62
[4]   中国酸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防治对策 [J].
冯宗炜 .
中国工程科学, 2000, (09) :5-11+28
[5]   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工业试验装置 [J].
毛本将 ;
王保健 ;
姜一鸣 ;
彭洁 ;
朱永全 ;
赵君科 .
电力环境保护, 2000, (03) :5-7
[6]   我国燃煤二氧化硫污染的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J].
雷震东 ;
吴创之 ;
陈勇 ;
陈国榘 .
煤炭转化, 1998, (04) :9-13
[7]   等离子体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与关键问题讨论 [J].
刘书海 .
环境科学, 1996, (02) :86-89+96
[8]  
二氧化硫脱除与回收[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肖文德, 2001
[9]   Study of SO2 removal using non-thermal plasma induced by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J].
Ma, HB ;
Chen, P ;
Zhang, ML ;
Lin, XY ;
Ruan, R .
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 2002, 22 (02) :23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