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6 条
厦门城市居民住房资源分层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5
作者:
肖黎姗
[1
,2
]
郭青海
[1
,2
]
李新虎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2] 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住房制度改革;
社会分层;
住房产权;
结构方程模型;
厦门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31 [房地产制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住房资源分异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志。本文调查了厦门市居民住房资源基本情况,结果表明,住房制度改革后,住房产权形式多样化,公房仍然是住房分配体系的重要来源。产权的拥有几率随收入、教育和家庭规模等因素存在递进式的增长,与居民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同存在正向的反馈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住房分层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宏观数据的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收入水平的住房消费分化且持续加剧,与住房改革进程保持一致。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住房产权与收入,教育和职业之间的耦合关系,收入对住房产权的效应最大,其次为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规模的影响最小。收入和产权共同对受访者自身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同产生直接效应。收入与职业产生交互作用进一步表明,住房资源的分化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制度因素。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住房资源分化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机制及效应,丰富了社会分层模式变迁的理论和实证,为深入住房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04 / 1813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