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桐柏大别山区地貌结构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4
作者:
袁国强
机构:
[1] 不详
[2]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大别山区;
地貌结构;
空间结构;
第三纪;
桐柏山;
构造断裂;
夷平面;
地槽;
褶皱;
地质构造;
北淮阳;
燕山运动;
造山运动;
地壳运动;
地壳构造运动;
地形;
地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本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是中国亚热带东部最北面的山区。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跨鄂、豫、皖三省。地理座标为北纬29°44′~33°09′;东经112°28′~117°44′。土地总面积19645平方公里。 一、区域地质地貌背景 桐柏大别山区的南部为江汉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北侧为黄淮太平原;西部为低平的南襄盆地;东面为开敞的江淮平原低丘陵。本区四周为平原环抱,是广阔平原中的一个孤状山地丘陵区。区内地形大势呈现为中部高,自中部向外围四周海拔高度渐次降低,依次出现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景观,构成比较完整的地貌组合系列。 在构造上本区属秦岭褶皱系的东延部分。长期以来,该区一直被认为是分隔华北地台和扬子板块的“淮阳古陆”1、并与其东北部张八岭相连,形成淮阳山脉。其构造走向:先是由北西——南东,然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