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肉搜索”立法的价值取向

被引:2
作者
苏喆
机构
[1] 扬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肉搜索”; 伦理实践; 立法依据; 价值取向;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1.10.007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人肉搜索"是21世纪的新生事物,人们借助网络通过沟通和交流来查找与发布信息,网民之间相互帮助,探寻事实真相,必要时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支持与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丑恶。这是互助与正义等伦理道德观念在网络时代的必然实践,不是任何力量所能阻止的。近年来的实践效果表明,其正面的社会作用和伦理价值远大于负面的因素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要充分相信广大网民整体上的道德素质和自律能力。如果对"人肉搜索"立法,就要有利于这一伟大实践的进行,并对其加以科学的引导与合理规范,特别是强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而不是限制这一实践的开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73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人肉搜索的伦理探微 [J].
艾楚君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40 (02) :29-32
[2]   人肉搜索立法问题研究 [J].
程军伟 ;
沙永虎 .
法学杂志, 2010, 31 (10) :110-113
[3]   人肉搜索的伦理反思 [J].
郑根成 .
道德与文明, 2010, (05) :121-126
[4]   略论“人肉搜索”的刑事规制 [J].
高巍 .
法学杂志, 2010, 31 (03) :66-69
[5]   “人肉搜索”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分析 [J].
高志宏 .
新疆社科论坛, 2009, (04) :33-39
[6]  
互联网“人肉搜索”伦理审视[D]. 陈飞.重庆师范大学. 2010